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,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。推动文艺创新发展,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、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。真正的书画家既是优秀文化的继承者,又是发扬者、开拓者。
在众多画家里面,他是导演,在众多导演里面,他是画家。他白幼酷爱画画,七十年代毕业丁青岛大学教育学院美术系,成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。八十年代转行进入到影视导演行列。期间,他把自己多年的艺术感情运用到影视创作中,其作品曾获国际“艾美”大奖提名。他就是著名艺术家贾培军。
作品1
翰墨泼彩 拍案叫绝的写意花鸟新境界——专访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画家贾培军
贾培军,1952年生于青岛,毕业于青岛大学教育学院美术专业,进修于清华美院中国画高研班,现任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长,中国造型艺术家协会理事,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青岛花鸟画院副秘书长、高级画师。
四十年前,他从一位中学美术教师调到青岛电视台创办节目,以他扎实的美术功底,担负起电视台播出节目的整体包装。2000年,他在青岛市政协会议上结识了著名花鸟画家刘世骏先生,大师超凡的大写意花鸟画技艺,再次唤醒了他潜伏四十年不灭的艺术之梦;他毅然放下电视台国家一级导演的桂冠,拜倒在国画家刘世骏老师的门下。花甲之年,他要重新拿起画笔,让自己追求一生的画家之梦成真。
作品2
说时容易做时难,原本学西画出身的他面对中国画的文房四宝,开始也着实摸不着头脑。他知道,自己与同时期的画友相比,拉下了四十年距离,再想从头学起,已经来不及了。他问老师;学中国画有没有捷径?没想到刘世骏老师肯定地回答;“有!不走弯路就是捷径”。哪捷径在哪里?只有走过来的人才知道。在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,贾培军在“明师”引领下,果然找到了一条成功穿越四十年的捷径。
作品3
采访中贾老师感慨的告诉我们;“ 投师投对门,修行在个人。刘世骏既是“名师”又是“明师”,其实后者更重要,没有一位明白你的老师指引你走一条让你明白的捷径,恐怕我再聪明也成就不了今天",“当然,给你竖起的杆子再高,你若没有本事爬上去,也是白搭!,这与一个人整体的素养是分不开的”。贾培军回忆说;四十年前,他还是一名中学生的时候,就把绘画看成自己最大的需求。那年月,同学们都在参加造反和武斗,他却选择了爬上高高的脚手架,为红海洋绘制一幅又一幅毛主席画像。复课闹革命开始了,他成为文化革命的幸运儿,高中还没毕业就被选中留校充实教师队伍,成为青岛十五中学的美术教师。现在看似荒唐,可革命的熔炉有时也确实炼就了一批人才。这期间,他被送进大学进修,为今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基础。
作品4
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青岛电视台开始自办节目向教委求助一位艺术人才。本想在美术教育领域有所作为的他,又一次被命运砸中,走进了青岛电视台,担任艺术编导。从新台标设计到舞美制作,从晚会道具到演员化妆,凡是和美术沾边的事,他都要拿得起放得下,然而,他不仅干的得心应手,还为青岛美术界开创了一个《诗情画意》栏目,由他亲自执导,先后为张朋、冯凭、赫保真、马龙青、宋新涛、隋易夫等老一辈画家拍摄专题,为青岛画坛留存下一批十分珍贵的视频资料,贾培军也因此与青岛画界的情缘得以延续至今。
作品5
1985年,由他编剧导演的一部童话系列剧《小猩猩找朋友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,这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因为这是全国地方电视台拍摄的第一部童话系列剧。最难能可贵的是,剧中的“小猩猩”是贾培军这位导演队伍里的画家一手设计的,连“小猩猩”戴的面具也是他用黄土雕塑出原型后,再拿去青岛乳胶厂,成立了科研小组,一遍遍实验出来的。说起这些故事他的脸上总是充满笑容,他觉得虽然不是天天画画,但自己心里哪一天也没有脱离艺术这个圈。 艺术来源于生活,正是在电视台这四十年的日积月累,让他把心中那颗艺术的种子,埋藏在这片富饶的土壤里。
作品6
从学习大写意花鸟画的第一天起,贾培军注意到,中国传统绘画注重笔墨,但缺乏西画色彩的表现力,而中国当代一些国画大师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,创作出不少泼墨泼彩的山水画,广受人们欢迎。但在写意花鸟画领域却很少有人问津。他凭借自身的色彩优势,预感到中西合璧,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。刘世骏老师肯定了他的想法,鼓励他大胆去尝试创新,同时也告诫他;要苦练基本功,中国画的精华是笔墨,离开笔墨,丢了浓、淡、干、湿、焦,你就丢了魂,创新也就失去意义了!。贾培军乐于玩笑,经常见了影视圈的朋友就介绍说;“我是画家”,若见了美术圈的朋友又说;“我是导演”。反正里外都没什么精神压力,可以说干就干。
作品7
俗话说的好;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贾培军得以天天陪同刘世骏左右,是他的入室弟子。一天他偶然发现刘老一张信手泼洒的宣纸上,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魔幻色彩,老师无保留的传授其中的奥秘。“可贵者胆,所要者魂”新的发现让他在泼彩大写意的尝试中找到了感觉,从此一泼而不可收,贾培军用最大的胆量泼进去,然后又以最大的智慧走出来。
作品8
“大气,漂亮!”当贾培军拿着自己用新技法创作的作品,第一次呈现在画友面前时,立刻得到同行的一致肯定和讚许。记者在贾培军的画室中里看到他刚刚画完的一幅《向日葵》,大面积的泼彩与墨色交融,好像分不出叶片的形状,却又是那么的枝繁叶茂,空白的缝隙间用枯笔焦墨勾画的出枝干,刚劲挺拔错落有致。枝头哪几朵葵花用油画般厚重的笔触,让花头凸现于画面之上,昂首俏丽。当你走近时才发现,一片片花瓣依照生长规律被直接涂刮到画面上,仿佛伸手就能摘下了来。面对这种耳目一新的绘画风格,我感觉自己的语言此时难以描述作品对我产生的色彩冲击力,只能引用刘世骏老师为他的学棣题写的序言中的一段话,来结束今天的专访:(序言:所运在心)。
作品赏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