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纾困新举措,市场化机构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(PE)有望担当操盘手,主导纾困基金运作。业内人士将此举视为推进市场化纾困的重要步骤,是为民企纾困“第三支箭”的一部分。业内人士表示,市场化运营是纾困行动的必然选择,而推进市场化运作需诸多制度保障。
酝酿新举措
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,该举措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。有关部门与部分PE机构沟通时,征询纾困基金市场化运作的优劣势。相关机构人士称,正在酝酿的新举措中,PE主导的纾困基金架构尚不明确。
据统计,自2018年10月中旬起,公开宣布的纾困基金规模合计达数千亿元,其中绝大部分由券商和地方政府主导。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,截至2018年12月31日,共有50只纾困产品完成备案核查,总规模约500亿元。
业内人士称,理论上,对于券商和地方政府主导的纾困基金,包含PE在内的市场化机构也可参与。不过,目前PE机构实际参与的并不多,一个重要原因是PE机构担心无法取得投资主导权。上述机构人士将有关部门酝酿的纾困新举措视为纾困民企“第三支箭”的一部分。
2018年11月,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谈及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时表示,监管部门采取了“三支箭”的政策组合。其中,“第三支箭”是研究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。针对目前民营企业股权质押风险,相关部门正在多措并举进行化解。同时,为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,央行正在推动由符合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、证券公司、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机构,发起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,由央行提供初始引导资金,带动金融机构、社会资本共同参与,按照市场化、法治化原则,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阶段性的股权融资支持。
日前,易纲就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接受采访时表示,用好信贷、债券、股权“三支箭”,支持民企融资纾困。